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應知應會問答
1.什么是全國文明城市?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目的是什么?
答:全國文明城市是經濟建設、政治建設、文化建設、社會建設、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面發展精神文明建設成績顯著,市民文化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(區),是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排頭兵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目的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,提高市民文明素質,提高市民幸福指數。
2.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宗旨是什么?
答:創建為民,為民創建。
3.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需要打造哪八大環境?
答: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、民主公正的法治環境、規范守信的市場環境、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、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、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、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、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。
4.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個怎么樣的榮譽稱號?
答:全國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,是一個城市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和最重要的品牌。
5.全國文明城市的測評主要采用什么辦法?
答:主要采用材料審核,問卷調查,實地考察等辦法。其中“問卷調查”采取入戶調查和隨機街訪的方式進行測評。
6.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市民有哪些要求?
答:市民要關注要知曉;市民言行要文明,人際關系要和諧;市民要廣泛參與文明城市創建活動。
7.你知道贛州市目前是哪個級別的文明城市嗎?正在爭創第幾屆全國文明城市嗎?
答:贛州市現在是“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”,正在爭創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。
8.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需要市民哪些方面的支持?
答:了解參與和支持文明城市創建活動,做到言行文明,美化城市環境和秩序,促進人際關系和諧。
9.門前“三包”指什么?
答:各沿街單位負責門前衛生、綠化、秩序。
10.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是什么?
答:富強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諧;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;愛國、敬業、誠信、友善。分別凝練概括了國家的價值目標、社會的價值取向和公民的價值準則。
11.“四德教育”指的是什么?
答:社會公德、職業道德、家庭美德、個人品德。
12.志愿服務的理念是什么?
答:學習雷鋒,奉獻他人,提升自己。
13.志愿服務的精神是什么?
答:奉獻、友愛、互助、進步。
14.什么是志愿服務“三關愛”?
答:關愛他人、關愛社會、關愛自然。
15.什么是“鄰里守望”?
答:“鄰里守望”是關愛他人的一項志愿服務內容,即鄰里之間多增加接觸,多溝通交流,大家互留電話,姓名、地址。相互幫助關心,相互關照,和睦相處,形成“人人為我,我為人人”的良好社區關系,從而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,促進感情溝通交流,增強社區安全感和歸屬感。
16.開展“我們的節日”活動主要有哪些節日?
答:春節、元宵節、清明節、端午節、中秋節、重陽節等傳統節日。
17.市民應遵守的公共場所道德有哪些?
答:在廣場、商業大街、火車站、公園等公共場所不亂扔雜物、不隨地吐痰、不損壞花木、不吵架斗毆;在禁煙場所不吸煙;在影劇院、圖書館、紀念館、博物館、會場等場所不大聲喧嘩、戲鬧,使用手機等通訊工具不影響他人。
18.市民保護生活居住區周圍環境應該怎么做?
答:不亂倒垃圾、污物,不亂堆亂放物品;大力種植花草樹木,愛護生活區的各種樹木、花卉、草坪;不排放各種有害、有毒物質,保持空氣清新。
19.什么是“文明餐桌”?文明餐桌行動的要求有哪些?
答:文明餐桌就是不剩飯、不剩菜,吃不完打包。要求是:節儉用餐、安全用餐、衛生用餐和文明用餐,做到“文明用餐、節儉惜?!?、“倡導節約、不剩飯菜”、“合理點餐、抵制浪費”;餐飲單位要求做到不提供低劣變質食品、主動提醒適量點餐用餐、免費提供環保打包餐盒等多項服務。
20.公民國內旅游文明行為公約包括哪些內容?
答:維護環境衛生、遵守公共秩序、保護生態環境、保護文物古跡、愛惜公共設施、尊重別人權利、講究以禮待人、提倡健康娛樂。
21.什么是“三下鄉”活動?
答:開展文化、科技、衛生下鄉活動。
22.什么是“四進社區”活動?
答:開展科教、文體、法律、衛生進社區活動。
23.我國“公民道德宣傳日”是在何月何日?
答:9月20日為“公民道德宣傳日”。